2009年1月9日 星期五

加分作業(選一關鍵字做解釋)

decomposers(分解者):
(1)由分解者(主要是細菌)的分解有機化合物的屍體及廢物的水生生物到簡單的營養成分,供水產品生產者。
(2)主要是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細菌和真菌。它們能夠分解動植物屍體中的有機物並且利用其中的能量,將有機物轉化成為無機物供生產者如植物再利用,重新以有機物形式出現於食物鏈的基層。細菌、蚯蚓等生物便屬於分解者。

作業四-4(4.google map-將圖面放大到能容易辨識你家的icon)

已完成!!!

作業四-3(3.6~5.6各章節關鍵字解釋)

3 Ecosystems: what are they and how do they work?

3.6 what happens to matter in an ecosystem?
(1)matter cycles within ecosystems and in the biosphere(生物圈和生態系內的物質循環)
(2)biogeochemical cycles or nutrient cycles(養分循環):在自然過程中的營養循環存在於化學形式中,從不能生活的環境條件的生命體回到不能生活的環境條件,利如碳、氧、硫、水循環。
(3)water cycles through the biosphere(水循環在生物圈中)
(4)hydrologic cycle or water cycle(水循環):元素循環、收集、淨化和分配地球固定供給水從環境到生命體然後到環境。
(5)transpiration(蒸散):在程序中水吸附在植物的根系,透過植物,穿過氣孔,在它們葉子或其他部分,蒸發到大氣中,如水蒸氣。
(6)carbon cycles through the biosphere(碳循環在生物圈中)
(7)carbon cycle(碳循環):碳循環傳送在不同化學形式,從環境到生物然後回到環境。
(8)nitrogen cycles through the bioshpere: bacteria in action(氮循環在生物圈中:持續運動的細菌)
(9)nitrogen cycle(氮循環):氮循環傳送在不同化學形式,從環境到生物然後回到環境。
(10)phosphorus cycles through the biosphere(磷在生物圈中)
(11)phosphorus cycle(磷循環):磷循環傳送在不同化學形式,從環境到生物然後回到環境。

3.7 how do scientists study ecosystem?

4 Evolution and biodiversity

4.1 what is biological evolution and how does it occur?
(1)biological evolution(生物演化):在連續世代中在改變遺傳學中,構成物種族群,如果足夠的連續長時間,它可以導致一個新物種的形成。
(2)theory of evolution(進化論):廣泛地公認科學想法,所有生命的形成發展於早期生命的形成,雖然這個理論在宗教中與他們的創造故事衝突,這是生物學家解釋生命如何在過去3.6~3.8億年中改變,為何他今日多變化。
(3)fossils(化石):骨架、骨頭、外殼、身體的一部份,葉子、種子或壓痕,每個東西在生存很久以前有生命體供應辨識的證據。
(4)mutations(突變):再一個隨機組成DNA分子,有以修改解剖學、生理學或世代行為。
(5)natural selection(天擇):指生物的遺傳特徵在生存競爭中,由於具有某種優勢或某種劣勢,因而在生存能力上產生差異,並進而導致繁殖能力的差異,使得這些特徵被保存或是淘汰。
(6)adaption or adaptive trait(適應或適應特徵):指生物個體的生理或行為特徵,經過了長時間的天擇作用之後,在某個環境下能夠順利的繁衍,並增加數量。
(7)differential reproduction(生殖差異):個體以能適應的基因特徵生產。
(8)coevolution(共同進化):兩種以上相互依賴的生物的進化,各自接受彼此的改變而做改變。如狩獵者與獵物之間,昆蟲與它們採覓花粉的花朵之間。

4.2 how do geological and climate changes affect evolution?

4.3 what is an ecological niche?
(1)ecological niche or niche(生態位):即在生態系統裡一種有機體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們在時間和空間中的位置。
(2)generalist species(一般種):此物種具有較廣的生態位,牠們可以生存在許多不同的地方,吃很多種的食物,也具有較大的環境忍受度。
(3)specialist species(特別種):此物種具有較狹窄的生態位,牠們也許只能生存在一種類型的棲地,或是對環境和氣候的忍受度較狹窄,或者只能食用一種或是很少種的食物。

4.4 how do extinction, speciation, and human activities affect biodiversity?
(1)speciation(物種形成):生物由一個原始種演變為另一個新種或同時形成的二個或更多物種的過程。
(2)geographic isolation(地理隔離):植物因地理上的原因,諸如海洋、高山、沙漠等距離較遠或自然屏障等,使一些親緣關係相近的類群之間無法交配或交配不易成功的隔離機制。
(3)reproductive isolation(生殖隔離):由於各方面的原因,使親緣關係接近的類群之間在自然條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產生後代或不能產生可育性後代的隔離機制,便稱為生殖隔離。
(4)extinction(滅絕):某一物種在一特定環境中消失(局部滅絕)或在全世界範圍內整體消失。若在過去50年中未確切在野外觀察到某動物物種,即可確定該物種已滅絕。
(5)endemic species(特有種):特有種是指在一個區域分佈而其他區域沒有分佈的種類,其形成受生物地理歷史過程和生態環境的雙重影響。
(6)background extinction(滅絕背景):每一年都有極少數的物種以及緩慢的速率自然死亡,此一現象稱之為背景滅絕。
(7)mass extinction(大量滅絕):所謂生物絕滅事件是指地球上超過25%的物種在較短的地質時間內同時消亡。

4.5 how might genetic engineering affect evolution?
(1)artificial selection(人擇):是指針對特定性狀進行育種,使這些性狀的表現逐漸強化,而人們不需要的性狀則可能逐漸消匿的過程。最早對此進行定義的科學家為查爾斯‧達爾文,他以發生在馴養動物的人擇過程來闡述演化過程中的自然選擇(或稱天擇)機制
(2)genetic engineering or gene splicing(遺傳工程或基因重組):將來自不同生物的DNA被切成數段後再接合,成為重組的DNA,在將這重組DNA片段送至某細胞,經由不斷的細胞分裂,而可持續的複製這DNA片段。 利用DNA重組技術,將目標基因與載體DNA在體外進行重組,然後把這種重組DNA分子引入受體細胞,並使之增殖和表達的技術
(3)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GMOs) or transgenic organism(基因改造):科學家透過生物科技,挑選和改變可控制生物某些特性的基因。

5 Climate and biodiversity

5.1 what factors influence climate?
(1)weather(天氣):是在一個地區域的短期溫度、降雨雪、濕氣、風、雲量和低空結束小時或天的其他物理狀態。
(2)climate(氣候):是長期天氣的平均狀態
(3)latitude(緯度):零度為赤道,緯線越往兩極越短。
(4)elevation(海拔):海平面到一個特定的高度與點的距離。
(5)currents(氣流):吹在海洋的正常風導致水面移動。
(6)density(密度):單位體積內含有多少的質量。

5.2 how does climate affect the nature and location of biomes?
(1)biomes(生物社會):不管在世界上哪一個地區被發現已相似的氣候、土壤、植物和動物為特點的陸地地區。
(2)desert(沙漠):是指沙質荒漠,地球陸地的三分之一是沙漠。沙漠地域大多是沙灘或沙丘,沙下岩石也經常出現。泥土很稀薄,植物也很少,一般是風成地貌。
(3)grasslands(草原):發生主要在大陸內部,介於沙漠為太潮濕而森林又為太乾燥。
(4)permafrost(永凍土):土壤中混有水冰後固化成岩石狀,西伯利亞境內的雅庫次克地區,每到冬天,氣溫就會大幅降低到攝氏零下四、五十度。在這種低溫下,當地已經冷到連地下數百公尺深的土都完全結凍,這樣的陸地即稱作「永凍土」。
(5)forest systems(森林生態系): 森林生態系統是一種具有多功能的有機整體,所以素有「農業水庫」、「都市肺臟」、「天然吸塵器」及「自然總調度」的美稱。良好之自調能力,主要是調節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並有滋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之巨大功能。

5.3 how have we affected the world's terrestrial ecosystems?

5.4 what are the major types of aquatic systems?
(1)aquatic life zones(水生生物區):生物群系水生等值。
(2)plankton(浮游生物):鹹水和淡水區生活包含幾個主要類型的生物,自由浮動的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
(3)nekton(游泳生物):包括游泳生物有機體,如魚類,海龜和鯨魚。
(4)benthos(底棲生物):底棲生物,是自下而上的居民,例如,蠕蟲挖洞入沙子或泥和在海底走的牡蠣和龍蝦和螃蟹。
(5)decomposers(分解者):由分解者(主要是細菌)的分解有機化合物的屍體及廢物的水生生物到簡單的營養成分,供水產品生產者。

5.5 what are the major ocean zones and how have we affected them?
(1)coast zone(海岸區域):銜接海洋邊緣的陸地。
(2)estuaries(河口):半封閉海岸的水體,與自由流動的海洋連接,在河口內,海水(鹹水)被內陸排出的淡水所稀釋。簡單來說,河口是河流、溪澗的入海口。
(3)coastal wetlands(沿海沼澤地):沿海岸線登陸,延伸向內地從用年的鹽水全部或部份蓋的出海口。例子包括沼澤 、海灣、鹽水湖、海塗和美洲紅樹沼澤。
(4)intertidal zone(潮間帶):是在潮汐大潮期的絕對高潮和絕對低潮間露出的的海岸。
(5)open sea(開放的海域):是指非屬於任何一個國家領海的海域。

5.6 what are the major types of freshwater systems and how have we affected them?
(1)lakes(湖):被陸地環繞的水體,處於窪處。
(2)oligotrophic lake(貧養湖):湖水養分不高的湖泊。
(3)eutrophic lake(優氧化湖):湖泊之湖水淺且顏色陰暗,是由於藻類植物產生過多養分造成的植物養份集中現象。
(4)cultural eutrophication(人為優氧化):市鎮廢水、工業廢水和施肥農地之逕流送來的養分,刺激藻類生長並使水質惡化。
(5)mesotrophic lakes(中適營養湖):湖水養分介於貧養湖和優養化湖之間的湖泊稱為中適營養湖。(6)surface water(地表水):指流經地面的表流水和水面與大氣接觸的所有貯留水。因此,河流、湖泊、水庫全是地表水,即使是淺井水、泉水、伏流水那樣的地下水,凡有可靠由地表或地層的病原菌污染的水源,也被視為地表水。
(7)runoff(地表徑流):沒有下滲的地表水匯聚流動的過程稱地表徑流。
(8)watershed(分水嶺):是區分相鄰河流水系的丘陵或山脈等高地,也是流域的界限,它不但是自然地理上的界線,而且也常是政治地理上的分界。
(9)drainage basin(流域):指其中全部降水都流入單獨一條河流或一套水系的地區。
(10)inland wetlands(內陸型溼地):大部份在距海較遠處的陸地內,不受海水潮汐所影響的水域或者由淡水形成飽和土壤,所造成的溼地為內陸型溼地,包括各種人工造成的溼地或天然形成的溼地。

作業四-1(3.6~5.6各章節問答)

3.6 what happens to matter in an ecosystem?(物質如何在生態系中發生?)
ans:物質循環透過生態系和大氣中。水,二氧化碳,氮,光合作用的循環須經過大氣層。

3.7 how do scientists study ecosystem?(科學家如何研究、解讀生態系?)
ans:有些科學家直接對大自然研究,有些則是在實驗室中進行研究,而有些則是模擬一個大自然模型對它進尋研究。

4.1 what is biological evolution and how does it occur?(何謂生態演化以及其如何發生?)
ans:第一階段:數十億年前無機物合成為有機物,荒涼的地球上只有一些簡單無機物質,在原始地球太陽輻射、閃電等強大能量的作用下,原始大氣中甲烷、氨、水蒸氣、氮氣、氨......等簡單分子,合成為胺基酸、核苷酸、含氮物質和糖等有機分子,在原始海洋中累積下來,形成有機湯。第二階段:從簡單有機物合成為複雜有機物。在原始海洋的中,大量的胺基酸聚合為蛋白質,大量的核苷酸聚合為核糖核酸,蛋白質和核酸等生物分子是生命的物質基礎。第三階段:複雜的有機分子組成多分子體系。隨著“有機湯”越來越濃,複雜有機分子物質越來越多,它們相互作用,凝聚成與原始海洋環境分隔的小滴,且能夠與外界進行原始的物質交換。第四階段:多分子體系演變為原始生命。多分子體系經過長期不斷的演變,特別是蛋白質和核酸這兩大主要成分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原始生命,具有代謝和繁殖能力。

4.2 how do geological and climate changes affect evolution?(地質和氣候變化如何影響演化?)
ans:生物的演化結果使得一個生物種在地質時代上只能持續一段地質時間,當這個生物種絕滅了以後,再也不會出現相同的物種了。同時生物的系列性宗族演化,使得某些物種彼此在地層出現的先後時間關係,有一定的次序。利用化石在地層中出現的次序與時間,古生物學者能在相隔遙遠的兩個地方,判定這二地層是否屬同一地質時代,這樣的工作稱為地層對比。由於在同一地質時代,甲、乙兩地可能相隔數十公里或上百公里,兩地的沉積環境可能不同,因此岩性也可能有所差異,導致很難判別甲、乙兩地層間的關係。除非有詳細的古生物學研究,否則單依賴岩性層序,往往會發生誤判。

4.3 what is an ecological niche?(何謂生態棲位)
ans:在一個生態系統裡,每一種物種都有一個最適合他生存的適當位置,生態棲位涵括了物種的生活空間、食物來源、覓食方式、作息時間、移動和生殖行為......等,因為生存需求而演化出來的生存策略,為了生存,每一種物種都要學習適應環境而演化出最適合的生存策略,或者遷徙尋找最適其營生的環境大自然的生命驅力誘使物種們演化自己的內在基因、也驅動生命尋求外在可依存的環境,以求繁衍產生下一子代。

4.4 how do extinction, speciation, and human activities affect biodiversity?(物種的滅絕、形成以及人類活動如何影響生物多樣性?)
ans: 當環境狀況改變,在新的種類的現有的那些的形成和絕種的之間平衡確定地球的生物多樣性。人類活動可能減少地球的生物多樣性通過導致種類的過早的絕種和通過毀壞或貶低為新的種類的發展需要的棲所。

4.5 how might genetic engineering affect evolution?(基因工程如何影響生物演化、進化?)
ans: 基因改造是屬於遺傳工程的一部分遺傳工程是將一段基因(可能是改造過的基因或未改造的外源性基因)表現出來的過程而基因改造只是將某一段基因用生化技術進行修飾(包括插入,刪除,重組等等),可以藉此將優良或需要良好的品種得以延續,但是基因改造仍在發展中,目前無法得知是否會造成大影響,若經過長久時間研究發展,應該可以避免。

5.1 what factors influence climate?(什麼因素影響氣候?)
ans:洋流、行星風系、空氣對流、水氣循環、地形、生物的活動......等。

5.2 how does climate affect the nature and location of biomes?(如何影響氣候的性質和地點的生物群落?)
ans:差異年降雨量和溫度 導致形成熱帶,溫帶和寒冷的沙漠,草原和森林,位置是佔了絕大的因素。

5.3 how have we affected the world's terrestrial ecosystems?(至今,我們如何影響世界上的陸地生態系統?)
ans: 人類破壞了地球大部分的土地。人類主宰大部分的星球。在許多地區人類的活動影響了一些生態和經濟所提供的服務地球上的沙漠,草原,森林和山區。根據2005年千年生態系統評估,世界上約有62%主要的陸地生態系統正在退化或使用不永續。這樣對環境的破壞和剝蝕載世界增加許多地方。圖5 - 18總結了人類影響地球上的沙漠,草原,森林和山區。我們還有多久可以繼續侵蝕地球的自然資源,並且沒有威脅我們的經濟和我們自己和其他物種的長期生存?這沒有人知道。但也有越來越多的跡象表現出我們必須認清這個問題。這將需要保護世界其他野生地區避免發展。此外,許多地區的土地退化,我們將需要得到恢復。然而,這種努力實現之間的平衡開發和保護是非常有爭議的,因為木材,礦產和其他資源都在地球這塊土地上。

5.4 what are the major types of aquatic systems?(何謂海洋主要類型以及我們如何影響它?)
ans: 鹹水和淡水水生生物區幾乎覆蓋了地球四分之三的表面而海洋是主宰地球絕大部分。大多數水生生物生活在表面上,中,或底部層鹹水和淡水系統。

5.5 what are the major ocean zones and how have we affected them?(何謂主要淡水系統主要類型以及我們如何影響它?)
ans: 在許多區域,人類活動削弱地球的鹽水系統,鹽水提供的生態學和經濟服務,像是
沿海沼澤地、海岸線、美洲紅樹森林和特别是珊瑚礁。

5.6 what are the major types of freshwater systems and how have we affected them?(何謂淡水系統主要的型態以及我們如何影響淡水系統?)
ans:人類活動削弱許多提供生態學和經濟服務的河流、淡水湖和沼澤地。

作業四重點

1.各節答案-節數與節名-(5.1-what factors influence climate?)
2.小節翻譯-節數與小節標題-(5.1-the earth has many different climates)
3.關鍵字-節數與關鍵字名稱-(5.1-climate)。
4.google map-縣市與座標-(宜蘭市-24.7454 121.7463)將圖面放大到能容易辨識你家的icon。
班級部落格管理者-建構章節、小節標題(可利用題庫張貼來修改),超連結至正確答案與翻譯之同學張貼)

2008年12月29日 星期一

作業-報告翻譯整理(5.2部分)

上台報告翻譯的部份:
P.86右中標題There Are Three Major Types of Forests 開始
原文+翻譯:
Forest systems are lands dominated by trees. The three main types of forest-tropical, temperate, and cold (northern coniferous and boreal)-result from combinations of the precipitation level and various average temperatures (Figures 5-10 and 5-14).
森林系統是以樹控制的。三種主要類型的森林熱帶,溫和和寒冷(北方具毬果的植物和北極區)-起因於降雨、雪線和各種各樣的平均溫度(參考圖表5-10和5-14)。

Tropical rain forests (Figure 5-14, top photo) are found near the equator (Figure 5-8), where hot, moisture-laden air rises and dumps its moisture (Figure 5-5). These lush forests have year-round, uniformly warm temperatures, high humidity, and heavy rainfall almost daily (Figure 5-14, top graph).
熱帶雨林(參考圖5-14,最上面的照片)在赤道(圖5-8)附近被找到,溼熱使得空氣上升並且快速消耗它的濕氣(圖5-5)。 這一大片的森林整年都存在,都是溫暖的溫度、高濕度和高的降雨量(圖5-14,最上面的圖)。

Figure 5-15 (p. 88) shows some of the components and food web interactions in these extremely diverse ecosystems. Tropical rain forests are dominated by broadleaf evergreen plants, which keep most of their leaves year-round. The tops of the trees form a dense canopy (Figure 5-14, top photo), which blocks most light from reaching the forest floor, limiting illumination to a dim greenish light.
圖5-15 (p. 88)顯示在這些不同的極端的生態系組成和食物循環及交互作用。熱帶雨林由闊葉煙草的常綠植物控制,他們維持全年都有葉子。樹的上面形成一個密集的樹冠層(圖5-14,最上面的照片),阻攔許多到達森林地面的光線,限制照射到昏暗的、微綠色的光。

Some trees are draped with vines (called lianas) that reach treetops to gain access to sunlight. Once in the canopy, tlie vines grow from one tree to another, providing walkways for many species living there. When a large tree is cut down its lianas can pull down other trees.
許多被藤蔓所纏繞(稱藤本植物或藤木)能夠攀延至數頂接收陽光。一次在樹冠層,這些藤蔓可以從一棵樹增長到另一棵樹,在那為許多種類提供生存地。當砍下一棵大樹,將會把附著在其上的藤蔓另一棵拉扯下來。

Tropical rain forests are teeming with life and boast incredible biological diversity. Although tropical rain forests cover only about 2% of the earth's land surface, ecologists estimate that they contain at least half of the earth's known terrestrial plant and animal species.
熱帶雨林是充滿生命以及包含難以置信的差異性。雖然熱帶雨林只佔大地表大约2%,生態學家估計他們所擁有的已知的地球植物和動物種類包含地球一半以上。

These life forms occupy a variety of specialized niches in distinct layers-in the plants' case, based mostly on their need for sunlight, as shown in Figure 5-16. Stratification of specialized plant and animal niches in a tropical rain forest enables the coexistence of a great variety of species. See Figure 3-13, p. 50, and photo 3 on p. vii. Much of the animal life, particularly insects, bats. and birds, lives in the sunny canopy layer, with its abundant shelter and supplies of leaves, flowers, and fruits.
這些生活類型佔領特別重要的地位及多樣性,與其他明顯不同的階層,主要根據他們的對陽光的需要,如圖5-16所顯示。在熱帶雨林中植物和動物專屬的階層能使多種種類、品種共存。見圖3-13,在p. vii的第50頁和照片3。許多動物生命,特殊昆蟲,蝙蝠。以及鳥類,生活在晴朗的樹冠層,提供他們遮蔽風雨的地方及豐富食物,像:葉子、花和果子。

Dropped leaves, fallen trees, and dead animals decompose quickly because of the warm, moist conditions and hordes of decomposers. This rapid recycling of scarce soil nutrients explains why little litter is found on the ground. Instead of being stored in the soil, about 90% of plant nutrients released by decomposition are taken up quickly and stored by trees, vines, and other plants. This is in sharp contrast to temperate forests where most plant nutrients are found in the soil. This helps explain why rain forests are not good places to clear and grow crops or graze cattle on a sustainable basis.
由於溫暖、潮濕條件,落葉及動物屍體被快速分解。這迅速回收土壤缺乏的營養素解釋為什麼枯枝落葉層在地面上被找到。而不是被存放在土壤,大約90%被分解的植物養分被樹、藤類植物和其他植物迅速佔去並存放。與多數植物養分在土壤被找到的溫帶林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幫助解釋雨林為什麼不是清除和種植作物或畜牧的合適場所。

2008年12月25日 星期四

作業-閱讀整理(4.5-5.1)-相關影片及心得

4-5 http://tw.youtube.com/watch?v=RKv_gwZoJAU
基因工程帶來的利益
這部影片,告訴我們基因工程帶給這個地區農作物大量耕作,農作物產量大增,也可以種出品質較佳的農作物,大量的耕作,提供了更多原料,可以做成多種食物,主要在倡導基因工程的好,不過是否真的都完全沒有問題,還需要時間的証明,以及進步的研究。

5-1 http://tw.youtube.com/watch?v=zzjOcOcQ90U
氣候變化影響及原因
這部影片,一開始是大概說明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舉出一些例子,後來才提了幾項造成氣候變遷的原因,但是,其實大多都來自人為,人累的開發、能源使用,都會改變空氣中的成分,大量的改變使得地球氣候異常,生物的生存也受到考驗。